日前,国土资源部官员表示频现的地王现象中存在恶意炒作行为,对于招拍挂中出现的问题将解决。
前天,国土资源部表示,《国土资源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办法》(简称《办法》)已经出台,并将于8月1日起施行。这是中国首个专门规范立法后评估活动的部门规章。
按照《办法》要求,国土资源部的规章执行两年、规范性文件执行一年后需要进行评估和清理,提出立、改、废的意见或建议。
评估中发现一些问题
“去年3月份,针对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,国土资源部选取了《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》为评估对象开展后评估项目试点。”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守智说,“因为市场和社会关注度比较高。”
按照《办法》规定,评估坚持了公开透明、公众参与等原则,需要采取实地调研、专家咨询,现场访谈等形式开展。
在此过程中,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也参加了评估,如果意见合适的话,国土资源部会听取他的意见。
“土地招拍挂的出让制度是不容置疑的,而且必须坚持。但在评估中也的确发现了一些问题,这些问题需要修改和完善。比如在程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严格规范,要更加严谨,防止串标、防止招标过程当中运作不规范造成的一些不公平。
“有一些我们的商业规则,如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,在招标、拍卖过程当中实际上是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的,像有些发达国家,它就规定了参加土地整理之后,土地整理者就不能再参与竞争了,这样的话就有社会公平的问题。”王守智说。
招拍挂办法正在修改
王守智解释说,比如引起社会关注的地王现象就存在恶意炒作行为,企业之间存在连带关系。这个企业在土地旁边有连带项目正在开发,开发项目很大,企业通过各种形式把土地的价格炒上去,带动了周边楼盘项目价格,从中赚取很大利益。
王守智表示,国土资源部将在这些方面予以完善。国土资源部正在修改招拍挂办法和《土地管理法》,都将在上述文件中体现。
住宅用地成交回升 地王再现难掩楼市疲态
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最近监测显示,刚刚过去的一周,全国20个主要城市住宅用地推出量和成交量双双增加,成交价格也大幅回升,单价地王再次出现。
统计显示,7月份的19日至25日期间,上述20个主要城市共推出住宅用地49宗,环比增加88%;推出土地面积316万平方米,环比增加99%。其中,成交19宗,环比增加27%。成交土地面积132万平方米,环比上升16%;住宅用地成交均价为4137元/平方米,环比增幅达263%。
值得注意的是,位于二线城市宁波的东部新城核心区地块成交均价达到17027元/平方米,其中E-4地块成交楼面地价达20750元/平方米,再次刷新当地楼面地价。据记者查询,获得该地块的是香港郭氏集团旗下嘉里置业(中国)有限公司。
数据显示,当前的土地供应仍然呈现出一线城市偏少,二线城市较为充足的格局。统计显示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杭州等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相比上一周有所增加,但住宅用地供应仍然偏紧。其中,北京和深圳无住宅用地推出;上海推出2宗,共计15万平方米;广州推出3宗,共计23万平方米;杭州推出3宗,共计9万平方米。
相比之下,二线城市土地供应仍然非常充足,仅武汉和无锡两个城市的土地供应量就分别达到150万平方米和106万平方米。
不过,与土地市场回升不同,住宅市场成交仍旧低迷。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主要城市住宅成交量大多在低位徘徊,其中北京上一周成交838套,成交面积环比下降超过三成;上海成交3033套,成交面积环比增逾二成,深圳成交392套,成交面积环比基本持平。只有厦门和成都、长沙等少数二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回升较大,其中厦门成交面积涨幅最大,环比上涨192.98%;成都成交面积涨幅也达42.28%。不过,各城市的成交均价仍较稳定。
爱房网分析师认为,近两个月来楼市成交持续低迷,北京等部分城市商品房库存量不断增加,且大批商品房将在今年三、四季度集中开盘,在此三重因素影响下,北京等城市的新房价格可能将进入下行阶段。7月24日中粮万科再次降价售楼或许就是前兆。